http://2014tlam-vn.blogspot.tw/2014/04/giac-mo-noi-xu-nguoi.html
評審團獎,獎金八萬元:
優選六名,獎金每人兩萬元:
★ Nguyễn Cẩm Thùy / Nỗi Lòng Người Con Xa Xứ
http://2014tlam-vn.blogspot.tw/2014/05/noi-long-nguoi-con-xa-xu.html
http://2014tlam-vn.blogspot.tw/2014/05/noi-long-nguoi-con-xa-xu.html
http://2014tlam-id.blogspot.tw/2014/04/kisah-ye-feng-dan-carlos.html
http://2014-tlam-th.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31.html
http://2014tlam-vn.blogspot.tw/2014/05/dong-nhat-ky-trong-em.html
http://2014tlam-id.blogspot.tw/2014/03/asap-hitam-di-suriah.html
★ Nanik Riyati / KEJUJURAN DAN HIJABKU
http://2014tlam-id.blogspot.tw/2014/04/kejujuran-dan-hijabku.html
http://2014tlam-id.blogspot.tw/2014/04/kejujuran-dan-hijabku.html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公布
移民苦難打動評審,「他鄉之夢」獲首獎十萬元
如擔任評審的作家駱以軍所言,「透過極漫長、繁複的討論爭辯」,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評審結果出爐。越南文參賽作品《他鄉之夢(Giấc mơ nơi xứ người)》因為深刻描寫出離鄉背井的多重苦難,打動評審,奪得首獎及獎金十萬元。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由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國立臺灣文學館共同主辦,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承辦,文化部、和碩聯合科技、童子賢先生、誠致教育基金會、西聯匯款、小英教育基金會、成舍我基金會贊助。協辦單位更多達數十個,包括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永樂座書店、印刻出版等單位,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四國在台辦事處,東南亞母語媒體四方報、The Migrants、The Manila Post、Intai、TIM、中央廣播電台,以及數十位學者和藝文界人士。
自2014年3月徵稿以來,主辦單位共收到260篇四國語文的稿件(印尼107篇、菲律賓74篇、越南63篇、泰國16篇),印、菲、越、泰四國母語評審和網友們從中挑出了42篇入圍作品(印尼、菲律賓、越南各11篇、泰國9篇),由主辦單位翻譯為中文,再交由五位中文決選評審。
決選評審包括政治大學台文所教授陳芳明、知名作家駱以軍、社運工作者顧玉玲、印刻文學生活誌副總編輯丁名慶,以及馬華文學作家、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黃錦樹等五人。在經過激烈的討論與兩次投票之後,選出八篇作品。包括四篇越南文、三篇印尼文、一篇泰文。而菲律賓作品因為詩作較多,在翻譯之後難以掌握,故全數未能入榜,成為最大遺珠。
駱以軍認為,「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對台灣社會有極為繁複而多層次的功能:「那麼多不可能虛構出來的創傷、感性、破碎的家庭、破碎的愛情、對人的信任與原諒、對自己信仰的神的禱告.....打破了原本這個主流媒體社會對於她們『無聲的/無由言說自己』的印象。」
評審黃錦樹和駱以軍都因為看不懂參賽原文,認為自己「不真正夠資格當這些作品的評審」,不過也都認為這樣的文學獎別具意義,所以願意共襄盛舉。黃錦樹建議,若明年繼續舉辦,應該限縮文類,因為不同文類的要求不同。對於移民移工的處境,他也自問:「在文學獎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我們可以做的事?」
長期從事移民移工運動的評審顧玉玲表示,文章中的細節描述最能吸引她,有的作品描寫出移民工眼中的台灣,尤其是城鄉差距,非常深刻。評審丁名慶說,他從出版的角度切入,挑選故事性強的作品,希望能讓台灣讀者會更願意去了解、感受移民工的處境。
發起此一文學獎、並擔任評審團主席的陳芳明說,他從字裡行間看到台灣的殘忍,看到移民工的畏怯、宿命、恐懼。他認為,台灣注定是一個移民社會,大量東南亞移民的遷徙,一併攜來不同的語言文化與歷史記憶。陳芳明期待新移民能夠把在台灣的生活經驗,轉化成文學書寫,擴大台灣文學的疆界,「未來的台灣本土文化,持續會因新住民的投入,而逐漸豐富而多元起來」。
工作小組召集人張正則對過程中的諸多瑕疵道歉,包括作品透過翻譯,注定減損原作的精彩,也因為經費有限,所以不分文類,難為了評審,對參賽者也不盡公平;而限定網路投稿,除了不利不擅電腦操作者,且因為以免費網站作為平台,網站不穩定,在初選時也難防灌票。
張正表示,「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有雙重目的,一則希望以文學作為通道、以獎金做為誘因,將移民移工拱上舞台,更受台灣社會重視;一則是請移民移工將他們平日的見聞感想化為文字,給台灣一段更真實更貼近的評語。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及資料如下:
*首獎,獎金十萬元:
他鄉之夢(Giấc mơ nơi xứ người),作者筆名芒草香,原文為越南文。
*評審團獎,獎金八萬元:
龍眼成熟時(Mùa nhãn chín),作者Lê Hoàng Hiệp(黎煌協),原文為越南文。
*優選六名,獎金每人兩萬元:
1.離鄉孩子的心聲(Nỗi Lòng Người Con Xa Xứ),作者Nguyễn Cẩm Thùy(阮錦垂),原文為越南文
2.業豐和CARLOS的故事(Kisah Ye Feng dan Carlos),作者筆名Erin Cipta,原文為印尼文
3.友誼無邊界(มิตรภาพไร้พรมแดน),作者Mrs Khemphon Sridongphet,原文為泰文
4.夜裡的日記(Dòng nhật ký trong đêm),作者Lê Thúy Vịnh(黎翠灣),原文為越南文
5.敘利亞的黑煙(Asap Hitam Di Suriah),作者Sri Yanti,原文為印尼文
6.誠實與順從(Kejujuran anh Hijabku),作者Nanik Riyati,原文為印尼文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相關單位及人員
決選總評
透過文學的隱密換渡,進到我們裡面
駱以軍 2014/7/15
這是第一次在文學獎框架,同時閱讀、感受、思考,這些作者們用「文學」意識的書寫,表達極貼近自己生存處境的創作。
*感想1
投稿參獎者,有一個大致、大範圍處境的近似:
她/他們都是全球化的較廉價勞動力輸出,以移工或外配角色,被送進別人的國家──在這裡,正是「我們」台灣──成為異鄉人、成為別人夢境中或默片中的遊魂;作品顯示,絕大多數都是東南亞女性各自展開的「自己的故事」,前提是階級的殘酷與無望、一籌莫展的貧窮,成為一種不對等的、被交易的客體。
進入這個像科幻片大架構的「贖身」場景:透過跨國仲介、不周全的法律人權保障、差異極大的國情民風,不論是「別人的家屋」裡的幫傭、看護、或媳婦(無言的母親、法律保障極其模糊的妻子角色),都承受著岐視、思鄉之痛,被拔離自然人原本熟悉之原鄉、語言、人際習慣、乃至宗教信仰的惶恐無助。
*感想2
如果「文學獎」有其社會性功能,這次的「移民工文學獎」對我們(就在「她們」身邊經過、觀看而幾乎無聆聽的「我們」)這個社會的衝擊,極繁複而多層次。
每一篇作品,皆是每個獨立個體的「我的故事」,透過主辦單位的翻譯,將泰文、菲律賓文、印尼文、越南文翻譯成中文,評審及讀者透過這樣的翻譯,閱讀她們的「自我的描述」,或是閱讀在她們的眼中,我們台灣是怎樣的一個社會、國度?這樣的閱讀過程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衝擊。
在這樣的跨國移動、成為「陌生的身體、禁錮的心靈」的異鄉人筆下,那麼多不可能虛構出來的創傷、感性、破碎的家庭、破碎的愛情、對人的信任與原諒、對自己信仰的神的禱告.....種種種種,那麼繁複、大量的「這是我的遭遇」,不同的故事,打破了原本這個主流媒體社會對於她們「無聲的/無由言說自己」的印象。
這是一個起點,不外乎是一個文學的協商,一種「觀看、聆聽、閱讀、感動」之外,對他種文化、國度、生命史的旅人,乃至另一個獨立的他者,更多出一些的「這些故事被表述出來所開啟的文學空間」。
*感想3
參獎作品形式有詩、小說、與散文,這些文類的差異也塑造了不同的「故事」的建構,但還是以散文的書寫最成熟。
評審黃錦樹建議日後的徵獎,或許該限縮文類。因為透過詩所展開的感受宇宙,和透過小說虛構所佈建的修辭、戲劇要求,和透過散文所記錄的心靈史,其背後的文學倫理,甚至常是相反的。而這次的幾篇得獎作品,是從這樣不同文類的詩、小說、散文的作品海洋中,透過極漫長、繁複的討論爭辯中脫穎而出,殊屬不易。
衷心希望這個文學獎可以繼續辦下去。透過台灣作為「文學獎」國度的曖昧性,透過暫寄打工的異國移工,或是以跨國婚姻成為外籍配偶的身分(這個敘事位置是我們不熟悉的),再透過文學意識的「評審與參賽」的對話,它給予了一個感受和理解的細微建構。
我們被感動著,甚至陌生地迷惑著。那同時,那些故事,透過文學的隱密換渡,就進到我們裡面了。
評審感言
在文學獎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我們可以做的事?
黃錦樹 2014/7/15
這是個非常特別的文學獎,它可能是台灣大大小小文學獎中最具倫理意義的。
在文學獎泡沫化,甚至淪為獎咖收割的獵物的年代,這個獎的外國母語屏障也許恰好給它做了必要的隔離。身為評審,那讓我們在閱讀時必須一再的反思文學是甚麼、文學獎的初衷,它們存在的倫理意義,身為評審的倫理位置等等。
但這樣的制度設計,有一些問題還是值得思考的。讓參選人以母語發聲,這是非常好的。但較理想的情況,是不是讓具備這些語言能力的人來當評審--也就是說,我們這些評審其實不真正夠資格當這些作品的評審,我們應該要具備這些新移民的母語能力的。但我們沒有--可見台灣文壇還沒有成熟到這程度--以致參賽作品必須翻譯成中文。雖然也許這文學獎的初衷即是要讓它們被中文的讀者閱讀,以引發台灣中文讀者的關注。如此的迂迴的好處除了給獎咖設置一點障礙之外,也讓翻譯者的參與變得很深,她/他們的中文表述能力、鑑賞力都扮演了關鍵角色。換言之,翻譯者在這樣的文學獎裡或許是某種程度的合作者。是他/她們在與漢語拚搏,創造理解的可能性。
這些參賽者多半是文學素人,文學對他們而言應該是遙遠而奢侈的。在異鄉台灣,如果運氣稍差,單是為生存拚搏可能就已經筋疲力盡了。而文學寫作,卻是與語言的艱苦搏鬥。我們這些評審最後的考量必然還是文學的,會不會因此而忽略了其他痛苦的呼嚎呢--就因為她們較欠缺文學的技術?另一方面,在文學獎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我們可以做的事?
共同主辦單位 感言
參與「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有感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名單已出爐,據悉,7月13日決選那天歷經一個下午、二輪投票、五位評審的辛苦討論,終於從眾多的初選入圍作品中評選出了一位首獎、一位評審團獎以及六位優選,我心想,這些獲獎者所書寫的作品,在台灣文學發展歷程中,雖非名家之作亦非主流焦點所在,但卻也是異鄉人在台灣,透過文學的形式,藉由詩、散文、小說等道出了他們飄洋過海的心境與感受,以及如何落地生根、他鄉變故鄉的曲折故事。
今年二月我甫接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舊識張正兄跟我通了個電話,談起了他的另類「文學獎創舉」計劃,希望為這群為數近百萬人的移民工做點什麼事,以鼓勵這些在台灣生活的新族群勇於創作書寫異地漂流(移工)、兩個故鄉(新移民)、雙重血緣(二代)的生命故事,為台灣文學留下彌足珍貴的多元書寫與對話。當下,我深表贊同,馬上邀約張正兄蒞館一談,就這樣促成了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參與的機會,首屆頒獎典禮也敲定在文學館舉辨,以彰顯「移民工文學獎」的意義與精神。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自發想以來,工作團隊從文化部拿到第一桶金,接著獲得社會賢達的陸續支持乃至民間企業的贊助捐款,甚至不分藍綠黨派的資源挹注,半年內就把這個文學獎有聲有色的辦成了,充分展現台灣社會的熱情與能量。不過,既是首屆,從無到有,過程備極辛苦自不用說,因為經費與人力受限緣故,而又立下另一項創舉,亦即徵稿不限文類,3千字以內,以越文、泰文、印尼文及菲律賓文書寫皆可報名,初選入圍作品再翻譯成中文,由五位評審「不分文類」評審出包括首獎等八件作品, 而箇中究竟勝出標準何在?公不公允?著實考驗著各國作品翻譯者與評審的功力。
總之,多國翻譯難、不分文類評審更難,但移民工文學獎的「不分文類」給獎,反有別於全國各大文學獎的「區分文類」給獎型態,更能確立其特色與鮮明形象,也期待7月中評審結果出爐以及八月底頒獎典禮的舉辦,讓社會各界更能關注到這群新住民,已是台灣這美好家園的一份子、新的台灣之子。
張開雙手擁抱世界,台灣文學海納百川,移民工文學在此立足書寫……
共同主辦單位 感言
參與「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有感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翁誌聰
今年二月我甫接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舊識張正兄跟我通了個電話,談起了他的另類「文學獎創舉」計劃,希望為這群為數近百萬人的移民工做點什麼事,以鼓勵這些在台灣生活的新族群勇於創作書寫異地漂流(移工)、兩個故鄉(新移民)、雙重血緣(二代)的生命故事,為台灣文學留下彌足珍貴的多元書寫與對話。當下,我深表贊同,馬上邀約張正兄蒞館一談,就這樣促成了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參與的機會,首屆頒獎典禮也敲定在文學館舉辨,以彰顯「移民工文學獎」的意義與精神。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自發想以來,工作團隊從文化部拿到第一桶金,接著獲得社會賢達的陸續支持乃至民間企業的贊助捐款,甚至不分藍綠黨派的資源挹注,半年內就把這個文學獎有聲有色的辦成了,充分展現台灣社會的熱情與能量。不過,既是首屆,從無到有,過程備極辛苦自不用說,因為經費與人力受限緣故,而又立下另一項創舉,亦即徵稿不限文類,3千字以內,以越文、泰文、印尼文及菲律賓文書寫皆可報名,初選入圍作品再翻譯成中文,由五位評審「不分文類」評審出包括首獎等八件作品, 而箇中究竟勝出標準何在?公不公允?著實考驗著各國作品翻譯者與評審的功力。
總之,多國翻譯難、不分文類評審更難,但移民工文學獎的「不分文類」給獎,反有別於全國各大文學獎的「區分文類」給獎型態,更能確立其特色與鮮明形象,也期待7月中評審結果出爐以及八月底頒獎典禮的舉辦,讓社會各界更能關注到這群新住民,已是台灣這美好家園的一份子、新的台灣之子。
張開雙手擁抱世界,台灣文學海納百川,移民工文學在此立足書寫……